生活就是哲学读后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生活就是哲学读后感(一)

  《生活就是哲学》这篇文章出自《读者》2015年第18期,由作者傅佩荣撰写。文章以他人摔倒你是否会主动扶起为案例,阐述和分析人们的纠结心理,并表述了思想与行动的紧密联系。

  文中的事例让我回忆起了上周末在广州的一段场景,当时我正从北京路步行街穿过天河城百货去往酒店,广场一侧一小男孩正在追逐一小狗,几乎围着我转了个圈,忽然间他在我面前摔倒,顿时嚎啕大哭。我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扶他,握着他的手臂时,他发现不认识我,手臂有个回收的动作,更是哭地厉害了。旁边小男孩的父母欢笑着走过来,劝解他不哭。确认小男孩平安无事后我就离开了。离开的路上我一直在回顾那个扶的动作,因为经常看时事新闻,想想那些铺天盖地的讹诈新闻,顿时令人毛骨悚然。但是毕竟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然后是感到庆幸,然后一笑置之。

  生活就是哲学,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在思考权衡每一件值得关注的事物。客观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人区别于动物的是主观能动性和劳动。人生价值的界定决定我们对事物的选择,我们权衡利弊,计算可行性,预测成功率。哲学"化隐为显"作用显得甚为关键。

  生活就是哲学,我们无时无刻在认识自我。人生是个矛盾的载体,对于同一事物的判断不是由天气决定的,也不是由心情决定的,而是由习惯、教化指引着的。文中提到"你有时乐于组人,有时又拒绝助人,难道是你心中同时存在两套相反的观念?如果是的话,你又如何认定自己是一个’人’呢?",人们善变,这不能完全说是由环境所影响的,而是你并未决定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你并未真正认识自己,所以困惑、彷徨、挣扎、挫折。

  生活就是哲学,而哲学让我们生活更富有意义。我热爱哲学,它让我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以外的所有事物。马克思的主次矛盾、内外因、质/量变等理论也促使人们更加清晰地面对社会问题,以适应和处理好身边的各种客观情况。

  万物都不能独立存在,相互间都是被关联着的,生活是由人们的社会交往编织而成的一个共同体,在交织的过程中,哲学是其变得有趣、生动。生活流淌着哲学的血液,哲学的血液燃烧了生活的激情。

  ―――― 技术信息中心   荔枝核

  生活就是哲学读后感(二)

  昨日看傅佩荣的博文《生活就是哲学》,其中指出:思想还能引领我们树立风范,见贤思齐,使我们在面临重大抉择时,会去想一想:若换了是孔子,是耶稣,是苏格拉底,是佛陀,或是其它圣贤,处在我的情况时,又将如何决定行止?

  以圣贤的追求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选择,但是不是符合当前实际或者是明智的,还真不好说。

  但当今世界有没有一套行事原则?有,有悬于明堂之上的,供人景仰,但与普罗众生好像总有距离,对不上点,可作为"知",但无益于"行".在金钱为王的丛林中,一切都以"老虎"、"狮子"说了算,按照圣人行为待人处事,只能是一种坚持,大家心向往之已经是一种境界,亲身践行,是需要勇气的,要么容易被人看做清高,甚至是怪物,就像当年孔子周游的时候,能接受孔子教化的民众有几何?可见,圣贤之路,难矣!

  总结一下,以圣人之道处事,可以做一种参考,不得已时聊以精神自慰,但真的去做时,需要认真思量一下,以圣人之道对己,提升自我修养境界,未尝不可,但对他人是行不通的。当然,圣人也知道,所有的哲人都是选择从我做起,度己以度人。

  遇到疑惑时,想想圣人怎么做是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是不是按圣人之道去做,还是三思,不要教条的好。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