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构也动魄的"康巴传奇"
---读阿来《瞻对》有感
文/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李娜
阿来,是我最喜欢的当代少数民族作家,选择《瞻对》来读,也是因为阿来。阿来是当代很有气质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尘埃落定》和《空山》了,算是当代小说里的精品之作。阿来的作品带着浓浓的藏区风情,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藏川特色。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出生成长并长期生活于四川藏区,更得益于他个人的修养以及多年来对川藏历史民俗的坚持研究。与以往的小说创作不同,《瞻对》正是阿来的纪实的文学新作,讲述瞻对――这个康巴地区一隅两百多年来独特而隐秘的历史传奇。
"瞻对"是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的旧称,藏语意为"铁疙瘩".从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200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势力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七次瞻对之战将此地搅得风生水起,矛盾错综复杂。阿来并未平铺直叙这七次战争,而是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族命运,以及民族命运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规律,引导读者反思,从而借古鉴今。正如朱维群所评价,"这实际上是政治教科书。"
书后封有这样一段文字:"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瞻对人尤甚。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真的仅仅是因为瞻对人的强悍而使得清廷束手无策?我在书中并未看到如项羽那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力者,瞻对人也并非各个训练有素,很多人不过是做过"夹坝",有些身手而已,这样的强悍不至于可以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瞻对在地理上占有很大的优势:瞻对深峡密林、地势险要,且与京城相距甚远,就是与四川省、与雅州府,传一条消息都要半个月以上,真可谓是天高皇帝远。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清兵的无能。即便是在文治武功方面颇为人称道的乾隆盛世,地方大员也常常采取虚报、瞒报的手段,联合作假。瞻对之战,更像是一场费了不少真金白银,却从头至尾在假唱的演出。阿来在书中写道:"真正的问题还是体制酝酿腐败,不但造成财富以非正常的方式向少数人聚拢,腐败更重要的恶果,是这一体制上下的懈怠因循,渐渐造成吏不能治而兵不能战。"吏不能治,兵便不能站,历史历来如此。
嘉庆年间,清朝对瞻对的用兵简直就是乾隆时期的翻版。没有所谓教化的普及,也没有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提升,百姓依然迫于生计,用做夹坝来让自己活下去,土司的贪婪有增无减。就这样,历史陷入了一种可悲的循环。清廷统治的的无能和衰败,从中显露无疑。一些头脑清醒的官员,也并非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如鹿传霖就提出"改土归流"的设想,结果遭到去职;凤全想继续改革,又命丧理塘;赵尔丰胸怀"治边刘策",与西藏张荫棠、联豫励精图治,使得藏地一改上千年的沉闷,局面焕然一新,然而又碰上辛亥革命,最终丧命于军阀刀下。民国来了,虽有"五族共和"的口号和梦想,然而在川属藏区,清朝留下的边军,民国后新编的川军,受英国支持的藏军,以及一些被废除的土司自行恢复的武装,大寺院自行组织的武装等等,再度使这里战事频繁。直到1932年,刘文辉部队击败藏军,这片土地才渐趋平静。
1950年,解放军第十八军仅派出一个排,未经战斗就解放了整个瞻化(1961年更名为瞻化县)。这个历史上极其生顽的铁疙瘩终于完全融化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瞻化县又更名为新龙县。阿来写道,"现在去新龙,早上从康定机场下了飞机,驱车西经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再转而南下,大半日之内,就已抵达新龙县城了。"两百年前的瞻对藏民不会想到,从县城出去,乡乡都有公路相通,最远的乡也可当天返还。在酒店茶楼,远来客和当地人,讲的都是如何发展藏区,开发藏区,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有趣的是,这些旅游资源,就是当年清军难以克服的险山要塞和深峡,以及那些石头垒砌、形成古雅的碉寨。当地人甚至希望从强悍民风中挖掘精神性的文化资源,以康巴来命名。
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已经散落在记忆深处;一段漫长、复杂而坎坷的民族纠葛史,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川属藏民的后代,阿来通过自己的反思和重审,再度重构了这段历史。
历史往往给后世留下借鉴。阿来说,这本书里也包含了他的一个强烈的愿望:"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是哪个民族,都希望这个国家安定,希望这个国家的老百姓生活幸福。"阿来陈述了没有虚构的历史,却也如此惊心动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瞻对的精神秘史,也是整个中国人的精神秘史。少数民族地区,往往民风纯朴,本质善良,这里的人民需要正确价值观的精神指引,可以说阿来的这本书对于现如今处理民族问题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肯定的说,这是阿来的一次成功的挑战,是作家驾驭长篇小说艺术穿透历史并成功抵达彼岸的一次引以为豪的突破和表达。我们确实应该再增加一个头衔给阿来: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