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妻子给我借回来的王跃文先生写于2007年的《大清相国》,因为书中的主人翁是山西300年前非常著名的入仕53年、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的陈廷敬,我又于2004年去参观过他家的私宅皇城相府,所以看完一半时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一篇《大清相国读中感》,上周全部读完后,顿时觉得醍醐灌顶,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对人生也突然有了好多新的认知和看法。看看当今官场,一个个落马的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者比比皆是,但能做到像陈廷敬那样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很好地把握"等、忍、稳、狠、隐"的几乎少之又少。全书的内容其实就是围着"等、忍、稳、狠、隐"五个字展开的。
" 等"――即厚积薄发,相机而动。陈廷敬的老师、山西老乡卫向东大人告老还乡之时送给陈廷敬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等".结合当时的形势和陈廷敬所处的社会环境,其实我们不难理解。陈廷敬作为当时的青年才俊,可谓少年得志,在学业上一路高歌猛进,深受皇帝欣赏。但是,当时的制度环境下,就是中了进士,也得在翰林院继续学习几年。此时,如果陈廷敬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过于急功近利的话,那估计也不会有后期的发展。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得意之时千万不能忘形,在机会不好时也千万不要强求,而要充分利用等待的这段时间,加强学习,从而做到厚积薄发、相机而动,等到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们早已做好准备。
" 忍"――即心胸豁达,顾全大局。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陈廷敬的老丈人李祖望老先生送他一个"忍"字大概就是要告诉他这个道理。事实上,陈廷敬在日后的为人处事过程中也是这么做的。官做得越大,他理解得越深。高士奇屡次拿假的古玩、字画哄骗皇上,他虽心知肚明,但考虑到对国家、对君王不会有什么大害,就一直没有揭穿。像这样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身在官场,特别是身处陈廷敬这样的高位,天天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活动,如果不能做到一个"忍"字,今天参这个,明天参那个,四面树敌,那最终等待他的恐怕也只能是杀头或流放。就算你再忠,皇上恐怕也爱莫能助。因为,"一把手"得顾全大局,很多时候他得综合考虑、综合权衡。泱泱大国,稳定与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以大局为重,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稳"――即遇事沉着,处事严谨。"稳"并不是说该说的话不说,该做的事不做,而是在说话与做事之前,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处事原则,不能毫无主见、人云亦云。山西乡试,当学子们因考场腐败而怒砸孔子像的时候,陈廷敬就感觉到了其中的不妥而未盲目参与;了解到老友张 想带暗藏机关的砚台上考场,他极力劝阻,劝阻不成,就暗中拿走了机关中所藏之物,不但维护了张 的面子,也暗中救了老友一命;山东奏报全省粮食丰收,群众为感激皇恩,自愿捐建龙亭,正当康熙皇帝欲全国推广的时候,陈廷敬却提出了"大凡提群众自愿者未必真实"的观点,后经查核果然发现问题,避免了一次全国性的决策失误。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包括身在官场中的他从不轻易站队等,无不体现了他的老成、智慧与稳重。当然,稳重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丰富的实践中加以历练,经历多了自然也就成熟了。(www.lieshai.com)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当前用干部要注重干部基层工作经历、多岗位锻炼的重要原因吧!
"狠"――即意志坚定,行为果断。一旦看准了,就得坚持不懈。遇山开路,遇河架桥。这才是英雄当有的气魄与担当。陈廷敬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后期康熙南巡期间,在幕后组织的那场连环参,皇上身边的大臣彼此间几乎被参了个遍,包括太子也未能幸免,但谁能想到幕后的指使者和组织者却是这个老谋深算的陈相国。对于"狠",可能我们理解起来会有所偏差,总认为这样做似乎不太地道,有点背后捅刀子的味道。但实际上,我理解这恰恰体现了一个官员的执行力,有了前期的"稳",必须要有后期的"狠",它体现的恰恰是一种敢于担当、勇于碰硬的胆量和一往无前、一抓到底的气魄。
"隐"――即审时度势,急流勇退。能够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不断追求、积极向上,成就一番事业,固然令人欣喜;人到暮年,能够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愉快地将接力棒交给后人,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其实说实话,书中的明珠大人同样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他的智、他的谋丝毫不逊于陈廷敬,但他在"隐"字上的功力却显然比陈廷敬差了很多,位高权重却不能正确定位,终于落得一个老来深陷囵圄的下场。反而,陈廷敬70高龄时的装聋卖傻让他得到了一个完美的收场。身在官场,善始者未必能善终,如何把握好一个度,挂好前进挡,踩好急刹车,确实是当前很多官员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大清相国读后感(二)
一个十一长假又拖上两天,终于把《大清相国》看完了,看的很是过瘾,不禁就想说点什么。
说起买《大清相国》这本书,还是有一段机缘。下午下班往家赶的漫长的一个多小时很是熬人,没有早上的昏昏欲睡,就想找点乐子来打发时间。这还要感谢智能手机的多种功能,打开收音机漫无目的的搜索,无意中就发现了一个不错的频道,每天下午有一个小时的讲书时间。断断续续的听了《侯卫东官场笔记》、《大清相国》、《步步惊心之年羹尧》,每天只讲两集,有时候忘了听,有时候别的事耽误了,觉得《大清相国》的故事还算吸引人,于是就淘了一本。后来,一百度,知道这还是一本挺出名的书,是王岐山多次推荐的。作者王跃文也是个写故事的高手,只是以前从来没看过他的作品。
最初看《大清相国》是带着看故事的心态去看的,就跟看《隋唐英雄传》、《七侠五义》、《神探狄仁杰》、《宰相刘罗锅》没什么区别,看完之后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首先,《大清相国》的故事能够引人入胜。虽然一部书从头至尾写了陈廷敬的一生,却没有叙述生平事迹的感觉,故事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同时把该介绍的人物和主要事件都交代的比较清楚,更深刻的刻画了陈廷敬这个人物形象。整体感觉不是在写历史,而是在演绎故事。把陈廷敬写成了一个完人,无论事业还是家庭虽然经过一些波折,却是幸福美满。出身富贾,连中三元,父慈子孝,妻贤妾美,位居相位,难怪连皇帝都要羡慕嫉妒恨。同时,他身边的人物,大清皇帝顺治、康熙,名臣明珠、索额图、高士奇、徐乾学,个个特点鲜明、栩栩如生,险恶的官场争斗、权力与良心的较量、利益的取舍、情义的交织,让人一读起来就欲罢不能。只是这种人物只有小说中才能出现,陈廷敬作为历史人物,他的整个官场生涯最终完美收场,只不过各种细节去靠各种猜测了。
其次,很多人可能是冲着陈廷敬的为官之道去看的,那就来说说陈廷敬做人和做官的原则。陈廷敬之所以能够屹立官场几十年,虽然也有起起落落,但是结局是圆满的。他的总结的那些围观之道也有一定的道理,不管为官还是为民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等、忍、稳、狠、隐",前三个字都比较赞赏。"等"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积少成多、积土成山,终究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对我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尤其适用,多少人思想踏上了快车道,抱着等不及的想法,什么都求新求快,反而限制了长远的发展。只有耐得住寂寞,扑下身子,专心做事。"忍"对任何人都适用,不是指一味退缩避让,而是坚持低调做人,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该做的事。不说别的,就说我们所谓的"易怒"一族,开车的"路怒族",一旦有车超过自己,就要想方设法超回来,甚至还送对方几个白眼。更有甚者,车停在你的前面,人走到你的车窗前"哥们儿,想找事是吧,不行下来练练",这种意气用事的"怒"只能害人害己。"稳"字自不必说,记得驾校考试前大家都很紧张,教练说了一句话"心慌者无知",通俗却在理,虽然大家知道遇事越紧张越对处理事情无益,却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性,要练得"稳"很不容易。对于"狠",大概是官场一种自我保护或者是为了良心正义必须做出的选择,却不想提倡做人如此。"隐"已经谈不上,到了年龄该退休退休,不用再把自己当回事。五个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很多人生的道理,不是简单看一部小说,谈点体会就能懂得,需要的是在人生中细细体会,不断实践。
再次,小说的语言也值得好好去欣赏。文笔带着一种古朴的文风,读小说仿佛人也跟着回到那个年代,读快餐读多了,猛然换回来有一种愉悦的感受。就像一个年少贪玩的孩子,喜欢缠着老人听故事,除了故事,还有说故事人的那丰富多彩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每每让人流连忘返。那些诗、那些句、那些词,读来朗朗上口,想来内蕴丰厚。另外,看书加上最近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像个半文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作为一个学习者,有必要多读多思。
读者笔拙,自以为洋洋洒洒几千言要写,落诸笔端,却觉得词穷,只有以此聊以自慰。但望勤学勤思,耐得住寂寞。
大清相国读后感(三)
最近读完了王跃文著的《大清相国》,按惯例这本书应归入官场小说一类,而我平日极少读此类的书。知道这本书还是因为去年曾经在新闻上看到,王岐山曾向下属推荐过,加之小说的主人公陈廷敬曾经是《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在《清史稿》中对他的为官、做人也有极高的评价,最近才抽空找来读了读。
读完这本书,整体感觉小说很好读,语言明快、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也不故意装成历史腔,显得自然和朴实。但是读后的感受却有些复杂,用两句话来简单概括,一句是:这是一本官场的教科书;另一句就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说这是一本官场的教科书其实很好理解。古往今来,其实官场的形态都差不多。作者所写的清代的官场,其实细想想于当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官场多有相通之处。在书中,作者借主人公的口总结近50年的为官之道,说:"当年卫大人告诉他一个等字,岳父告诉他一个忍字,自己悟出一个稳字,最后又被逼出一个狠字,亏得月媛又点醒他一个隐字。若不是这一隐字,他哪能全身而退?"这"五字真言"其实就是为官的精髓,当然,对此我不了解,不过据多位读过本书的,位居高位的领导读后都很是认同。当然这样的信息也是来源于媒体或网络,真假无从考证。
有人说,官场如战场,其诡谲多变,瞬息之间决定一个人的沉浮和生死。当然,现今还好些,还有个叫"制度"的东西摆在那里,至少面子上还是要执行的。而古时可真是伴君如伴虎,而官场上的那些同僚更像那些紧紧盯着你,随时准备下口吃掉你的狼,主人公如履薄冰为官数十年,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主人公在为官数十年后,感慨到:为官"说到底实在无趣。"其实何止无趣,在官场上混得久了,人性很容易被扭曲,或者说,异化了。
至于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更好理解。在书中,作者主要选取了几个事件来刻画主人公,一是科举舞弊案;二是到山东、山西、云南查验;三是督理京省铸钱;四是晚年陪伴康熙南巡。这里别的不谈,就拿科举舞弊案和山东、山西、云南查验案来说,就很容易找到"现实版"的例子。
作者的切入点是科举舞弊案。通过科举选仕,源自隋代。总体上说,科举制度是利大于弊。而有考试就有作弊,越到后来,舞弊也就越来越严重。书中描写的无论是山西的乡试,还是北京的会试,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舞弊。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今日的高考和其他各种各样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封建社会对科举舞弊的处罚是很严厉的,动辄就是杀头。尽管如此,还是不断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以身家性命一搏。相比之下,我们对高考和其他各种各样考试中的作弊的处理好像有些太轻松了。
作者描写的山东、山西和云南所谓的"政绩工程"、"民心工程",也很容易使人想到今日一些官员的胡作非为。山东本来连年灾荒,山东的巡抚富伦却不准往朝廷报灾荒,反而说今年丰收,并说老百姓自愿把收成的十分之一捐赠给朝廷,请求朝廷批准。而山西阳曲县的官员向朝廷谎奏老百姓自愿捐建为皇帝歌功颂德的龙亭,大臣明珠借机建议皇上嘉许,并推广全国。云南省的巡抚王继文好大喜功,沽名钓誉,一方面隐瞒吴三桂留下的库银,充作"小金库",供己挥霍;另外一方面不惜挪用国库抵财政上交,以搏取任务完成得很好的美名。这些人的动机一致,都是为了升官发财。这些人的手段一样,都是借"政绩工程"、"民心工程"盘剥老百姓,从中渔利。
由此我也想到前几年从媒体上读到的,某年前国务院总理朱 基到某地视察的情况。为了"迎接"朱 基的到来,县、乡两级政府临时为农户增添家具,摆设一新。由县妇联主任扮作村妇,由乡长扮作村民,合演一出"夫妻观灯",接受朱 基考察时的询问。以致朱 基认为,农民的觉悟就是高,生活水平就是好。至于云南的王继文为了企图蒙混过关,借商家的银子充抵库银和私设"小金库",现实中的例子就太多了,举不胜举。
更有甚者,其实康熙时期的"反腐"与现在某些地方上的反腐,无论是方式还是结果,都有相似之处。十八大之后,中央的反腐力度加大了,才看到一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干活被查处,在之前,多数案件的处理以我这种外行人看来也不过就是拿职位低的人当替罪羊而已。真正位高权重的责任人往往逃避处罚,被罢免或者降职的都算处罚严重的。当然,这样的结果古往今来都如此,这也算历史传承下来的"潜规则"吧!
读完这本书,还让我遇到一个对主人公的道德评价问题。陈廷敬这个人,说他是个好官,我想多数人还是能够认同的。书中有一段评价,说:"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这其实是为康熙皇帝所说"几近完人"做的一个注脚,算是溢美之词吧。但你说他真是好官吗?其实也难讲,举个例子,主人公为什么明明知道山东巡抚枉法徇私,但仍然不去参他,反而保他。当然,这里有利弊的权衡,参,不但是不能救济山东灾荒,反而会把自己赔进去;保,虽然不能逞快于一时,却可以达到自己想要救民水火的目的。但这也是拿原则来做交易,就像十八大以后正在深入开展的反腐败工作,如果我们在查处某位领导干部时,也考虑到他曾经为党和国家做过贡献,考虑到他能力强水平高,正在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可以不予追究他的法律责任,这样可以吗?生活是复杂的,书中的人物也是复杂的,历史人物如此,现实中的人物又何尝不是呢!
仅记于2014年05月19日22时45分。
- 袁氏当国读后感
- 美丽中国读后感
- 感动中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