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生,索南次仁初见便是在追寻(或许用归来的更恰当),仿佛一幅画卷见着了,落款既而缓缓向两边铺开一边追溯,一边回归。到头来一切未变,千山暮雪,苍茫不见外物。
第一眼见了伊莲,长生便明白,他会随她而去,倏忽如明般骤现,她是他的劫,而他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美好奋不顾生的与她同行。长生的生命一路破碎,即便是他40归藏也是如此,而最后与缦华许诺一生,应允相伴,他的心也就不再了,化为榧粉,洒在那名以仁慈为羽衣。将占有包裹严实的女子身边,“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或许伊莲于长生来说如临凡尘的谪仙,是他的信仰,秋水望断也为她守候,沧海桑田也视而不见,在佛前磕满十万长头,不为礼佛,只为守她现世安好。
但喜欢长发便无法再喜欢那位唤次仁为长生的女子就算她一样的沉沦,一样充满人性的美好,但她对长生的好,却一直是深重的伤害,从始至终,她知晓她对长生流露出的情决非止于亲情,无声承诺在十六年的相濡以沫间也早已许下不过她不过是唤长生做江南罢了。
她带我入筵席所,以爱为旗在我以上。
篇二:日月读后感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无意中在网上看见安如意的这本《日月》,简介说,《日月》是作者在西藏获得灵感,历时四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是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告别欲望、重返净土的灵性之书,《日月》亦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中主角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在展开主人公故事和命运的同时,亦将自己对西藏的感情,对藏传佛教哲理的感悟和理解贯穿其中。
于是便买下了书,开始了如饥似渴的精神的徜徉。一心向往已久想去亲临的西藏,原以为是净空的圣地,以寻求安宁祥和的心境。深读《日月》后发觉更是一本令人成长、超越、觉悟的灵性之书。在我的印象中,仓央嘉措是个很值得研究的人,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着本心,哪怕是成为了政治权利争夺的工具,哪怕是成为了万人敬仰的活佛,他也保有自己的个性,那么,他的今世,将怎样续写传奇?当繁华的都市与纯洁的雪域对不起来之时,应也会给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
进入故事的情节,思想紧随作家的思绪,翻过一页又一页。在华美温暖的文字中将自己的心结慢慢打开,确认内心的归宿。正如书中所说“在这浪游的尘世,多少人心醉神茫,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心灵的皈依之所,无论是一地、一人、一事,即是至深福德。”
书的主角尹长生,从小天资聪颖,非常受古修拉们的喜爱,他仁慈的师长也都极富智慧。但是随着尹莲的到来,长生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随尹莲来到了北京,在繁华的大都市中,接受着别开生面的教育,身为军人的“波拉”对他要求也十分严格。长生在一个不太喜欢的环境中成长,却又为了姑姑尹莲而隐忍努力,成了尹莲各方面的得力助手。之后的长生在商场中沉浮,体验了人性的丑恶,充满欲望的都市终于迫使他回归净土,回到自己的家乡――西藏,他在布达拉宫前虔诚叩首,转山转水,只为洗尽铅华。
举重若轻,又举轻若重。欲说还休,欲休还说……终日沉湎于深厚的感情中,一千个一万个的不甘心,不愿意正视现实,狠心地将自己折磨的支离破碎,痛快地大哭一场而后依旧要灿烂地笑着开始崭新的一天。可怜的孩子,不愿打开的心结,逃避现实的你,终究要明白,唯有,懂得自己才能谅解他人,唯有宽悯他人才能解脱自己。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阳光和隐晦的一面,如日如月,执念于觉悟,一体同源。从现在开始,允许自己困惑,怀疑,但心中不能倦意,懈怠。依旧要真诚相信,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即使经历了那么多,索南次仁的心依旧那样明净,回归家乡时,仅有三十几岁的他已有了七十几岁的沧桑。世事难解,一个几经商场勾心斗角的商人,竟是如此向往那片圣地,竟是如此渴望一颗圣洁的心。或许在尘世中,就应当保持着那一颗本源之心,“在人群中有独处的心,独处时有人群的爱”,这也是颇有佛学见解的台湾作家林清玄的话,就如本书中的主旨之一一般,(www.lieshai.com)最终的索南次仁有着索南次仁的心,有着尹长生的爱,在爱与宁静中织出了一支美好的乐曲。之前的种种爱恨情仇在乐曲中瞬间化为乌有,所有的一切被重新定义,就像重生一般,新的索南次仁在结尾中诞生。
正如安意如所说的,那些在人世间滚打摸爬的人,是否守着心中的最后一方净土、一丝光明?是否会在寂静无人处独自叹息甚至咆哮?但至始至终没有觉悟,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真的是那至高无上、手握大权的统领者?但这又是与别人钩心斗角、处处提防得来的。来世,我愿做个清清淡淡的人,没有过多的欲望,住在一个小木屋里,捧上一本书,坐在窗前,细细品味。或许要经过各种跌宕起伏,才换来这样的生活,看透人间冷暖,超越自我,此后长生。
无论是生活在何方的人,爱与救赎,死亡与再生,纠缠与解脱,幻灭与真实,拘禁与自由,都是命定的主题。忆起曾看见的一句话,去西藏,不为朝拜,只为仓央。如今未踏西藏土,在一本书中,领略了浓厚的仓央嘉措的情感和藏民们跪长头的虔诚,一种内心汩汩地沉涌、跌宕、终止静默的情感。终将一日,真正来到拉萨,面对恢宏的布达拉宫,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面对大昭寺,也会长跪不起。告别欲望最接近佛的位置,尚存的一方净土,令所有世人心驰神往。最难的是放下,最容易的也是放下,放下之后,只愿与你,一世长安。
- 狼王梦读后感100字
- 狼道读后感
- 蓝色的兔耳朵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