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作品是《鸡毛信》故事 心理描写细腻,比喻句用得好,其中讲述的是:
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做掩护,未来的我 ,携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一头羊的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迫他带路去龙门村。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捉住。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了手,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捉了猫眼司令。
我们要像海娃一样坚强勇敢文章头尾照应,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敢于奋斗的良好品质。
篇二:鸡毛信读后感
今天晚上,在我看电视上的战斗片时,我便想起了在《小学语文- 课文同步与拓展》上的一篇文章,名字叫:《鸡毛信》。下面,就让来为大家讲讲这篇故事的大致内容吧!
海娃是 “龙门村”的一个儿童。一天,他正在树底下放哨,突然,爸爸着急的跑过来递给海娃一封信,要让他马上送到王三庄的张连长手里。那可是一封“鸡毛信”,是非常紧急的。于是,他便赶着羊群上了路,可他万万没有想到鬼子和自己碰了个头。鬼子来了,那鸡毛信怎么办?这时,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藏在了那只带头老绵羊的尾巴下,然后赶着羊群继续走。日本鬼子看见了,便给他搜身,但是当然是一无所获。海娃本来要逃走,但是鬼子们想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不过,那只老绵羊并没有被捉住,这可让海娃松了一口气。于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时候,蹑手蹑脚地逃了出去,但是没想到又被日本鬼子给抓了回来,还要让他带路。不过,小海娃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逃脱了,连日本鬼子也被打死了。但是,海娃自己却中了一枪,昏了过去。在醒过来之后,张连长还表扬他是小八路,小英雄呢!
读完了这篇短文,我十分佩服海娃的机智和勇敢。他不怕危险,用自己的智慧把鸡毛信成功的送到了张连长的手中,完成了爸爸交给他的任务。在我的心里,他就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八路军战士,一位勇敢的小英雄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像小海娃一样,不要失去自信心,要用智慧和勇气来打败它,这才是最棒的!
篇三:鸡毛信读后感
这是妈妈小时侯读着长大的书,这是现在我读着,它正伴我成长的书---------《鸡毛信》。
书中介绍的是发生在抗日时期,我国的太行山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故事。主要介绍的故事是一个叫海娃的男孩,历尽艰辛,机智勇敢的完成了爸爸交给的送信任务。
海娃自从组建了儿童团,自己又当上了团长以后,每天都在山上放哨,及时发现敌人在附近的动向,及时报告村长,帮了大人们很多忙呢?
这一天,海娃正在山上放哨,爸爸来找他,爸爸拿出一封插着三根鸡毛的信,告诉海娃,一定及时、安全的把信送到张连长那里,亲自交给张连长。
海娃带着信,赶着羊群上路了。真的很糟糕!他和敌人相遇了。怎么办?决不能让敌人发现信。他急中生智,先把羊毛拧成绳,再把信卷成卷,然后把信捆在老头羊的尾巴里面。(www.lieshai.com)敌人追上了海娃,海娃机智地和敌人周旋,最后敌人只把他当成个普通的放羊娃。
夜晚,海娃悄悄的赶着他的羊群逃跑了。可是,敌人又追上了他。原来,敌人想吃羊肉。海娃坚决不同意,敌人把他狠狠的打了一顿。海娃最终保住老头羊,也保住了信没被发现。吃完肉,敌人带着海娃继续走。突然,敌人踩上了地雷。于是,敌人让海娃在前面探雷。聪明的海娃把敌人引上了自己走惯了的羊道,顺利地摆脱了敌人。海娃历尽艰辛终于出色地
安全、及时地亲自把信交给了张连长。
我不知道,如果是我,我是否能向海娃一样出色地完成任务,因为我毕竟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但是,我明白,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要有海娃这种不怕吃苦,不怕艰难的精神,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个服务社会的人。
- 海燕读后感
- 海底捞读后感
- 鸡毛信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