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又是断断续续的一段时光,终于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
  
  在县府招待所看、在办公室看、在食堂等快餐时看、在火车上看、在C大西校园看,甚至端午节的时候在桂林鱼哥家发现正好有此书,洗了澡等头发自然干的间隙也抓起来看,有时候想掏手机来看,可惜手机没有电子书(我也不喜欢看手机,太小了,不美气!)。仅是看书的时间和地点都能写好长一段了。无论看什么书,我都是用“终于”二字。大学时有一次在榆中宿舍里看完了钱钟书的《围城》,我在窗前合了书站起来伸懒腰说,啊!终于看完了!同宿舍的王濮阳惊诧地说,什么?!这么好看的书你怎么会看得这么累呀?我说不是不好看,而是我真的终于把它看完了。我自认为还算是比较喜欢看书的人,但毛病是性子慢看书也慢,挑上喜欢的书还总是精读,一页一页的看,一字一字的读。《射雕英雄传》到现在我都没有看完,一是长,二是每次我都是从第一页看,看到几十页因事搁下了,下次拿起来还是想要从第一页开始看。所以,学生时代基本上都是看中短篇,每次看完一篇,我都有种解脱的感觉:终于看完了!
  
  路遥。这两个字对于很多50后、60后、70后人来说是个神圣的名字。路遥英年早逝的时候,我们这一代80后人还在经历孩童时期最后一次尿床呢。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对于路遥的认识普遍是晚熟的,我想很多人不会知道路遥的原名叫王卫国,真是个土掉渣的名字。如果没有到西北上大学,我想,我还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去了解他,或者,像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不再想起他。
  
  我现在已想不起当初窝在黄土高原那个偏远的校区时,为什么没有读一读路遥。也曾在同学手里看到过路遥文集,我仅是随手翻了翻,愣是没有看。唯一一次在课堂上听讲路遥,还是跑到低一级的班里去听赵教授的课,我不爱做笔记,课后忘得差不多。这些不好好读书蜻蜓点水似的虚度时光,终于让我在研究生复试时候的笔试中遭遇当头棒喝。题目发下来,一张纸,简简单单的两道题,第一道60分,请分析路遥的小说《人生》;第二道题40分,是赏析余光中的诗歌《乡愁》。第二题没有问题,还给出了原诗。第一道题呢?怎么办?赵教授在课堂上就讲过《人生》,可是我想了一刻钟,就是没想起来什么高加林啊巧珍啊。那时候是大四,也有了厌学的情绪,不是很想念书了,真想当场交了白卷。两道题,三个小时,白稿纸管够!我却是马马虎虎,甚至称不上马马虎虎地把第一道题分列成七八点乱涂了半页纸。后来在一分部办公楼4楼查看榜单的时候,前面的两个女生用指头滑着一个一个看下来,这个多少分那个多少分的念,看到后面,女生惊呼起来,哇,这个家伙好幸运啊,60分!我一眼就看到了她们指的那个60分,而我却不敢说她们惊叫的那个幸运的家伙正站在她们的后面探头探脑。复试中国共产党有三项:专业笔试、英语口语、面试,三项中的每一项都必须达到60分,否则没有资格录取。
  
  涉险过关后,对路遥这个名字就刻骨铭心了。于是到资料室借来了路遥的文集,先把《人生》看了,又下载了电影来看,这可是1984年中国大陆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的影片,后来实习时有幸去采访过《人生》的导演吴天明。这些都让我对《人生》有了较深的理解。然而,《平凡的世界》却像《射雕英雄传》一样,看了开头搁下了,又看,又搁下。以至工作之后就不再想起来了。
  
  去年去书市买书,看到三大本的《平凡的世界》,犹豫了一下,这才买下来了。说实话,对于这些太厚的书,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排斥,像我这种看书蜗牛的人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呐!真是愧对文科生的身份了。
  
  很多人小时候最烦的事情之一就是“后感”,看了电影要写观后感,看了书要写读后感,出去旅游要写游后感。本来这些是值得动笔的事,但是大人老唠叨,就有了逆反心理。现在长大了,反而喜欢写点零散的读后感。分条把我的读后感罗列如下:
  
  1、路遥“野心勃勃”。这是看完《平凡的世界》的第一想法。1982年中篇小说《人生》获得巨大成就的时候,很多人以为路遥再也无法超越自己。但是他却对当时的文学后辈陈忠实、贾平凹(这两位后来先后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说,你们好好捣腾中短篇,我来写长篇!《平凡的世界》,路遥准备了三年多才动笔,亲自深入实地体验生活,写作时又是及其悲苦的过程(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有详细描述)。整书的架构可说是鸿篇巨制,路遥用他的如椽大笔精细描摹,小到黄原市原西县石圪节公社双水村的沟岔枝叶,大到村、公社、县市、矿区、省委、中央的各个部门的行政职责、人事调动、政治纠纷,还有各个地方一年四季的节令、景致变化,路遥都信手拈来,这是跟路遥的准备密切相关,除了收集过去十年间的各类报纸来细看,他甚至把1975年至1985年的气象报导资料尽量收齐,所以才会出现某年某月某日什么天气的精准描写。
  
  2、众多人物鲜活。《平凡的世界》描写了数十个人物,主要人物栩栩如生得益于路遥给他们渲染上浓墨重彩。时间顺序是主线,一年四季按顺序写下来,这方面没有太多的技巧。读起来显得很朴实。人物叙述又是一条线,一个人物牵出一个人物。当然,不少时候也是一章写了一段事,下一章又写另外一段事。这跟古代章回小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一个模式。《平凡的世界》的叙事有自己的特点,除了前面讲的两点,第三点应该是在时间主线上,事件和人物是重叠叙述,也就是后面一个人物出场必定会有与前一个人物相叠加的部分,时间重合是最明显的特征。这样读者读起来也会觉得哦,原来是这样的感叹。换一个说法就是悬念设置得合情合理。
  
  3、波澜壮阔的背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文笔其实很不错,偶尔浏览朋友、学生的QQ空间或者博客,发现他们文采并不逊色,但是要写出长篇巨著却是勉为其难。究其原因,编写一段一个人的故事或者一个情节是不难的,但要将50个、100个人的故事有序的编写在一起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是要给这些人物一个故事展开的平台。像金庸,就是借用历史事件装武侠人物。路遥的目标是描写中国文革末期之后的十年巨变。这目标,够气魄!称得上波澜壮阔。农村里的庄稼、农活、信天游、婚丧嫁娶、矛盾纠纷,官场的场面文章、潜规则等等,路遥都娓娓道来。这对一个33岁的青年作家来说,绝非易事,需要多么大的热情和投入。路遥自己也说写作于他,倒更多成了体力活了。
  
  4、苦难的主题。文学描写苦难,是常有的事。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在路遥之前,我看过广西作家鬼子的小说,因为他写得少,所以我把他发表的小说几乎全看了,他就说自己是要书写苦难的人。1995年他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写作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在那么多当代作家里,还可以在苦难这一主题上大有作为。这说明中国当代描写苦难的作品实在是不多,至少是优秀作品不多。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则是描写在苦难中奋斗最为深刻最为曲折最为鼓舞人心的作品。当然,他可不像作家刘绍棠那样,总留个光明的尾巴。在110万字最后的结尾处,孙少平脸上留下一道骇人的伤疤(并拒绝了金秀的爱情),孙少安的妻子贺秀莲得了肺癌……
  
  5、作品的真实。一方面是路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史实、数据等都是真实的;二是路遥的思想是超前的,阅读他的小说,不时被他描写的事件和人物震撼。隔了20多年来读他的小说,我感叹中国的很多很多现状还是路遥描写的那个样子,如人性的自私、官场的潜规则等等,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悲哀。
  
  6、路遥小说中的常与变。记得我在参加教师技能考试中讲的是作家沈从文。我在教案中设置了三个问题。最后一个是沈从文小说的常与变。考官很精明,就问了我这三个问题。我们常说沈从文的小说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黯然失色,这是因为他的小说几乎没有政治描写。他写的是人生和人性。通过描写湘西世界的常态和变态,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自身的常与变。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是常与变描写得较好的一部作品。他的作品较之沈从文常态的湘西世界,更多的是描写激荡中国十年里发生的变化。但是路遥又是站在常态的基调上来写的变态,因此,他描写的一年四季的变化,社会政策的变化,人物命运的变化等等,我们还是能明显的感受到路遥想要描写的那种常态,那是人性的真善美 、情感的爱恨、人在艰难苦难环境中的拼搏奋斗精神等等。路遥在小说中写道:没有永恒的幸福,也没有永恒的痛苦。曾经有一位朋友也曾对我说,只有变才是永远不变的。优秀的作品都试图在跌宕的起伏中描绘永恒的常态,路遥的这一部作品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值得我们高兴的是,路遥做到了,而且写得很不错。
  
  太晚了,简单写几条不足:
  
  1、小说的字数达110万字。我觉得太多了,要是路遥能够精简到80、90万字,甚至100万字,该多好。不能因为这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就不提这个意见。这跟路遥的写作状况有关,他是忍着病痛写的。叙述的文字还算是流畅、简洁的,就是太细了,显得有些嗦,有些地方不需要多提一遍读者也能懂的,他还说一遍。韵味不足。最近刚看完女作家王小鹰的一个中篇《点绛唇》,描写点到为止,我觉得文章很有李清照“点绛唇”那首词的韵味。估计是病痛让路遥无法细细删改了,加之当时是用笔写作,删改本来就不易。110万字,每一页稿纸300字的话,需要3667张,文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初稿到成品按照最低誊抄3遍,就是11000张稿纸,该是多少斤的稿件啊。
  
  2、第二条忽然忘记要写什么了,哈哈~~~~~~~先空着,改天再写。
  
  接着补第二、三条:
  
  我认为《平凡的世界》是可以复制的。可以复制的东西就说明它不够独一无二。当然,这个复制是有前提的,起码要做到几点:
  
  A:有深沉的情感。路遥小说中的人物时常因为感动、痛苦、兴奋、莫名其妙落泪,这对于我这种不善于表情达意的人来说是不好理解的,我基本上不哭,像安妮宝贝作品中的人一样,有点倔强、执拗。
  
  B:有超前的思维。大家都会想到鲁迅。他太威猛了,不提他。我提萧红的《生死场》。最基本要求就是后来人看他们的作品,不会像看郭沫若的不少作品一样因为政治因素太多而看不下去(时代已经日新月异了啊)。
  
  C:做好认真收集资料的准备。这种准备既要有板凳做得十年冷的毅力,还要去实地进行亲身体验。路遥写煤矿,就真的到矿区跟矿工们生活了一段时间,同吃同住同劳动。
  
  D:要有开阔的视野。现在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专家不专博士不博。要想完成令人叹为观止的宏大巨制,没有宽广的视野是称不上的。要会哲学、历史、心理学、医学、天文学、农学等等,不说全部都会,至少精通几样。君不见侠者金庸,历史、武术、医学都是很令人佩服的。另外还要知晓经济、政治的具体内幕,甚至走江湖的行话也是必须的。
  
  3、小说的语言。路遥小说的语言是比较朴实,也充满诗意的。但是相对于陈忠实和贾平凹来说,路遥的语言文字更大众化些,如果多用方言写作更有味道。当然,这也跟路遥要将这部作品推向全国是有关系的,方言太多,外地人不一定看得懂。路遥的文字朴实舒缓,给人厚重感,像当年电影《黄土地》的风格。跟后来红柯《西去的旗手》这样激越澎湃的语言比较,要差一些。这也是时代的局限。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