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改革就已不能只停留在经济领域了。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改革是一场革命”,而且这场革命的对象不是人,而是阻碍四个现代化的旧休制,并预言这种带有革命意义的改革将从个别领域推进到所有的领域。所以说: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更加完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待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同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后作出的重要决策。任何社会的政治制度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的过程。封建主义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都实行过各种各样的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它从确立到完善必然也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同时这种根本政治制度又需要各项具体制度即一定的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政治体制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实践,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我国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必须兴利除弊,加以改革。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这一历史经验,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加以科学区分的基础上,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指也,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决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那一套;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下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从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革政府工作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党的十五大强调要继续推进这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在家村经济体制改革时,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设立乡政权;在企业改革时,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机构职能,等等,都证明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必要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应该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展民主、加强法制、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等任务比以往更为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这一切,迫切要求我们下大力气,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以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政治体制改革,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当代中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从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第一,健全民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贪污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侨务政策。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要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逐步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同时,要扩大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坚决防止和纠正基层一些地方压制民主、强迫命令等错误行为。
第二,加强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要依法行政,衽热潮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要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审叛制度和检察制度,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还要加强执法司法队伍建设,扎扎实实搞好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工作,培养一支忠于职守、严格执法、无私奉献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推进机构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政治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民展社会中介组织。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严守政务纪律,服从改革需要,同心协力,保证机构改革的顺利实施。
第四,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第五,维护安定团结。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调整和利益格局的变化,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区别不同的情况,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以处理,防止矛盾激化。同时搞好社会治安,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推行政治体制改革,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是党中央为全面实现跨世纪战略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虽两项改革都是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但我们必须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向前推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顺利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