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制怒和忍耐
唐朝贞观二年,河南有个叫李好德的人有精神病,常胡说八道,乱讲一些话,皇帝李世民下令大理寺丞相张蕴古去察访此事。张蕴古察访后上奏折说,李好德确实有病,而且有检验结果,不应当抓起来。权万纪上书弹劾张蕴古说,因为张蕴古是相州人,而李好德的哥哥李厚德是相州刺史,所以说张蕴古是因为讨好顺从他,所以才说李好德有神经病,考察之时没有实事求是。李世民很生气,结果在街上就把张蕴古杀了。后来魏征处理此事,证明张蕴古是冤枉的,李世民暗地里很后悔。
就在这同一年里,李世民又因为瀛州刺史卢祖尚文武双全,廉直公正,征召他进朝廷,告诉他说:“交趾很久没有得到适当的人去管理了,你为官比较公正而且有才能,现在派你去到交趾为官。”卢祖尚答应后出来,不久又感到后悔,不想前去,于是他托病推辞。皇上派杜如晦等人前去宣读诏书,但卢祖尚坚决推辞,李世民非常生气,说:“我亲自派人都派不出去,今后还让我怎么处理政务?”因为在气头上,朝廷上当场就把他杀了,但很快又感到后悔。
魏征对他说:“当年,齐文宣帝要任青州长史姚恺为光州刺吏,姚恺不肯去。文宣帝气愤地责备他。姚恺回答说,‘我先任大州的官职,只有功绩并没有犯罪,现在却让我担任小州的官职,所以我不愿意去。’于是文宣帝就饶恕了姚恺的死罪。”
唐太宗说:“卢祖尚虽然有失臣子的礼义,不过我杀了他也太过份,由此看来,我还不如文宣帝呢。”于是马上命令追复卢祖尚荫庇子孙任官的权利。
唐大宗认识到了自己做事因怒不忍,过于急躁,连杀了两位臣子是错误的。尽管他知错能改,但毕竟有些事情是无法补救的。正是出于怒能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古今中外许多人都下功夫去研究制怒的办法。
人一发怒,出于一时的激愤,做事就有可能过火,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时已经太晚。身居高位的人,凡事不能容忍,动辄发怒,则会贻害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