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效应”是指,人们在识记一系列事物时,通常对结束部分项目的记忆要比对中间部分项目的深刻的现象。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随着时间的增长,前面的信息会在记忆中逐渐变得模糊,而近期信息会在短时记忆中变得尤为突出。这一效应与首因效应正好相反,后者强调的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而前者所强调的是给对方留下的最后印象,更为具体地说,就是“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它们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印象。与人打交道时,要重视近因效应,注重自己最后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尤其是在说话的时候,要重视结束语,不要觉得过程很好,结尾的话就无需在意了,如果真的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么,怎样说好结束语呢?有这样一个例子:
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了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考生听了之后,稍作思考后,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试,怎么知道我是不是人才?”结果这个考生最后被录取了。
其实,考官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借此考察一下求职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最后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事例中这位考生的回答很精彩,他的话赋予了自己一种魔力,一种让评委们为之着迷的力量——他到底是不是人才?还是试试吧,不试怎么知道?他的结束语很精辟,很精彩,为此,他扭转了全局。从中足见结束语的重要性。
与人交际时,尤其是在说话时或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要充分地重视自己的结束语。比如,演讲完毕时,不要随随便便就结束了自己的演说,不妨礼貌地跟大家说声“谢谢”,或者以一句精辟的话来结束自己的演讲,这样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听众也会因为对你的深刻印象而记住你的演讲。在辩论赛中,也是如此。
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于8月29日在新加坡举行,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辩论赛,当自由辩论结束后,复旦队四辩蒋昌建以高屋建瓴之势慷慨陈词,最后用“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去寻找光明”结束了这场辩论赛,这句结束语被评价说:“犹如云层激发出雷电,把整场辩论升华到极高的价值观念境界,可谓气势磅礴”。而蒋昌建老师也因为他在辩论中的突出表现和他最后这一句陈词被评为本届辩论会“最佳辩论员”。直至今日,很多人还对蒋昌建当日的表现印象深刻。
最后的陈词如此精彩,将辩论进一步推向成功,让众人赞叹,使蒋昌建老师赢得了“最佳辩话员”的荣誉。
交际中,如果我们也能重视结束语,说好结束语,那么被认可、受欢迎又怎么会是难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