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一片宽阔的海,为儿女献出真爱;母亲是一堵挡风的墙,为儿女挡风避寒;母亲是一棵参天的大树,为儿女遮荫乘凉。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母亲的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母亲的演讲稿一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淡淡中渗透着严厉的气息,这就是母亲给我的爱。
迷惘的双眼无辜时,母亲的关怀是最多的回忆。知识的担子是如此的沉重,而在深夜中,挑灯的是妈妈伴我学习的影子。
母亲的爱是深红色的,是一片深红色的大海。虽然偶然澎湃,但却是爱得太深。平静时,总是缓和的,等你触摸到海水,你会深深地感觉到一股滚烫的浆液,无时无刻都是温暖的。
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从顽愚走向睿智;有了母爱,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涓涓的母爱如沥沥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一生,当我们走进学堂,拿起笔,记述爱的音符时,母爱是最真切的爱。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
关于母亲的演讲稿二
我的母亲是最无私、最伟大的人。
我的母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民。母亲小的时候,家里很贫穷,她是家里惟一的顶梁柱,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带着年幼的弟妹,拼命在地里干活,只为一家人能填饱肚子。除了每天耕地、种菜,我的母亲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也不期望什么,她就像那片菜地,平平凡凡。
与世界上所有的母亲一样,她爱姐姐和我,疼我们。她用尽了每一滴甘甜的乳汁与每一份爱心,喂养着我们永远要向她索取的嘴巴。从我有记忆的时候,眼里总是母亲那忙碌的身影。母亲除了一刻不停地忙着田里的活,回到家后,一有空闲就教我们学习,教我们怎样做人。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和教育,我不再像同龄小孩那样爱向母亲撒娇,总是懂事地跟在她身边,帮她拔起田里的草,帮她捶捶那又酸又胀的背。偶尔,也会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一丝辛苦而欣慰的笑,母亲点着我又脏又黑的小鼻子说:“多像一只小乖鸟!”听着妈妈的夸奖,我心里很是美滋滋的。
岁月慢慢地飘移,在我的母亲拉扯大我们的同时,父亲由于工作环境的关系,患上了气管炎、肺气肿,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现已发展成了肺心病,这无疑给母亲增加了负担。此后,母亲除了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外,还要无微不至地照顾生病的父亲。父亲每年都要住一两次医院,只要父亲一住院,母亲就得送水喂药,忙前忙后,还要照顾我们姐妹俩的起居生活。她的心里总是希望父亲的病早点好,希望我们快些长大。1997年、1998年姐姐和我如愿以偿,纷纷跨入了大学的门槛。姐姐在外地求学,平时很少回家,一年才回来两次。家里的重担无情地压在母亲身上,为了让我们能够安心读书,母亲种菜、卖菜,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短短的几年中,母亲额头上、眼角边写下几道深深的皱纹......
关于母亲的演讲稿三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母爱无垠》。
前几天,在我慢慢思虑该怎样用我笨拙的文字描绘出母爱的深厚,或者用一个词来形容母爱的真挚,再或者用简洁的语言来向您倾诉我对母爱的理解时,不经意间,我看到一篇名叫《母爱无言》的文章。细细品读后,我忽然明白,母爱像天空般无边无际,如大海般广阔无垠,沐浴着爱的阳光,洋溢着无言的亲情,我们才是快乐的,才是幸福的。它是爱的最高境界。于是,我改动了一个字,成为今天的演讲主题。
首先,我想先向大家讲述这样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位游子与他的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儿子旅行包的带子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您怎么回家呢?母亲微笑着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都在想,他母亲没有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中的。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犯人同他的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籽。葵花籽已经炒熟,老母亲全磕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小雀舌。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籽,手开始颤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泪。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家里的鸡蛋和猪崽儿,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忙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磕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他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磕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磕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这是两个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心理历程啊!这母爱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牵动着每一根神经,令风云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真挚深切的母爱散播在空气中,令人悴然心动。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时间、空间改变了许多,而不变的,是那一刻永恒的爱心,这颗爱心中所蕴含的柔情似一根红丝带,飞过高山峻岭,飘过江河湖海,牵系着颗颗炽热的心,撒播着深切永恒的情。母爱的深,母爱的醇,母爱的浓,母爱的久,令其他任何一种情感都逊色三分。
也许,在座的一些朋友们会像我一样,有一位很普通的母亲。她没有骄人的面孔,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出色的工作和事业。她也许只是一个小职员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她应做的工作,拿着她应得的薪水;也许她一闲下来,就整日里唠唠叨叨让你好不心烦;也许你会觉得,她只在乎你的成绩而不在乎你学习以外的品行;也许你会觉得,她的卑微会让你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后面有许许多多的“也许”可以倾诉,但是也有许许多多的“假如”在等待你的倾听。假如,她在十月怀胎时,并没有选择你,你还会在蓝天下抒发你对世界的热爱吗?你还会在教室里诵读你喜爱的文章吗?你还会在游戏中体会生命的真谛吗?或者,你还会在某个夜晚或白天与她因一点小事而争论不休吗?!
我记得有一次在我与母亲争吵过后,我对父亲说起母亲的种种错误以及对我的不理解。父亲这时很严肃地说了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即使你的母亲有千错万错,她终归是你的母亲。这句话终于让我觉醒!是啊,她让我有了生存的权利,让我们享受了来到这世界上的幸福和美好,我们应该满足了,应该对她感恩戴德并终身报答。何况,她并没有将幼小的我弃置一旁,并且还教我说话,穿衣,让我接受教育,让我获得欢乐。相比之下,那小小的唠叨又算得了什么呢?那善意的批评又算得了什么呢?
血总浓于水,情莫过于亲。母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有时,母爱是一剂特效药,可以拯救那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灵魂;有时,母爱又是人生海洋上的一座指路明灯,引导我们走出迷途,追随光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份沉甸甸的母爱,有谁能够掂出它的分量,又有谁能够真正偿还呢?
母亲,生命来自您,含辛茹苦,风霜雪雨的交织中有您不倦的身影;快乐来自您,始终如一,锅碗瓢盆的交响里有您不断的叮咛;无私来自您,全心给予,岁月织就的白发里有您不变的期待;幸福来自您,笑对艰难,沧海桑田的变迁里有您温暖的笑脸。
是否可以,为您扶起倒掉的酱油瓶子,做一次自己每天都会享用的早餐,让您在清晨就闻到它的香甜;是否可以,为您按摩劳累的双肩,将饭后的碗筷用清水洗刷,让您在饭后可以清松地休闲;是否可以,为您摘掉鬓边的白发,用品牌的护肤品将您装扮,让您在美丽的妆容中绽放笑颜;是否可以,放弃一些自己玩乐的时间,挽着您的手,快乐地享受一次美好的春天!
关于母亲的演讲稿四
又是一个静寂的夜。如夜游者的我,蜗居在台灯下,听闹钟不知疲倦的嘀嗒声。隔壁母亲的卧室里,传来了几声咳嗽的声音。
其实,早就想写写母亲了。可每次提起笔,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我想写小时候我对母亲的惧怕,更想写长大后对母亲的热爱;我想写母亲的严厉,更想写母亲的辛劳,我甚至想写出母亲生活的每一件事,说得每一句话,可她的女儿偏偏是那样的不争气,每次提起笔,又是那样的苍白和无力……
笔狠狠地摔到了纸上,留下一滩圆圆的墨迹,渐渐地洇晕开来,而我的思绪也随之扩散,不由得再一次拿起了笔。
今夜,我要为母亲唱一支歌
从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惧怕我的母亲。有的时候,我甚至会对自己的身世产生过怀疑。我从没有奢求过在母亲面前撒过一次娇,从没痴想过在自己感冒时,母亲会亲手泡一杯感冒冲剂,更没敢妄想过在早晨上学时母亲会叫自己起床……相反,在很多的时候,只要自己稍微做错些什么,母亲会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叱责或打骂我,而倔强而又极要面子的我,有错也不承认,甚至还会跟母亲顶嘴。我常常背地里和同学说母亲是一个“武则天”,说我和母亲的战争永远都是在“跟蒋介石打内战”。那时逆反心理极强的我,为了对付母亲,甚至想到过装死,想到过离家出走。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当时的言行和举止是多么的可笑和错误啊,其实那时母亲对我的叱责或打骂,更多的是因为学习......
关于母亲的演讲稿五
记忆中我童年时的母亲是忙碌的。那时家里果园菜地和稻田加起来有十来亩地还养猪加上我和哥哥两个小捣蛋的一大堆事,而爸爸常年在外做些小生意所有的事情就都落在母亲这个身高只要一米五的女人的肩上了。那时母亲每天都是四五点就起床开始做饭、挑水、洗衣服、伺候我们吃早餐,然后喂猪下地开始一天的忙碌,直到晚上把我们两兄弟洗干净后还要钩花(做手工)直到深夜。
由于我的胆子太小,直到五六岁的时候我还跟着母亲睡,那时我几乎每天早上五六点的时候都会醒,一翻身摸不到妈妈就会自己摸下楼。这时妈妈总在灶前做饭,看到我下楼就会找张小凳子坐下把我抱在怀里,一边往灶堂里塞稻草一边给我讲苏武牧羊或是杨家将的故事直到我重新睡着。不知道是灶门冒出来的热气还是母亲的体温,直到现在我还能感受到当时的那一种温暖。这便成了我关于母爱的最早记忆。
进入青春期以后我们母子的关系便不再这么和谐了。我开始和同学们比穿着,妈妈买的衣服总是觉得太俗气,新买的衣服故意钩破个洞,别人买了新的自行车,我也想要就故意把自己的自行车弄坏,饭桌上也不再有什么吃什么,总是到处挑刺。而母亲总是如大海一样包容着我的一切。十四岁那年我进城读书,因为要住校,临行前的那个晚上妈妈为我收拾好衣服和生活用品装进了袋子里。当时我觉得那些衣服穿进城去一定会被同学们笑的,于是将衣服和生活用品倒了一地。妈妈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重新将东西收拾好,只是眼泪开始一滴滴不停的往下掉,多年后我才理解当时她的眼泪并不是因为生气流的,她是在为她初次离家的小儿子担心。
我上高中的时候,哥哥也在汕头上中专,由于学费和生活费的上涨,家庭经济压力逐步增大。母亲开始学着村里的人做起了“走鬼”,就是挑一担水果或别的什么土特产到城里去叫卖。有一次妈妈在汕头叫卖的时候遇见了哥哥,哥哥说:“妈,你以后不要来汕头卖了,要是我和同学一起碰到你,我不跟你打招呼也不是,打招呼你让我怎么跟他们说啊。”于是母亲不再到汕头去卖了,而是去更远的潮州和揭阳卖,只是从村里出发的时间由原来的四五点改到了两三点了。现在每当看到城管在驱赶“走鬼”的时候,我还怀疑母亲是不是在慌乱逃跑的人群当中。让我不能理解的是凶恶的城管的驱赶没有把母亲赶出汕头,倒是儿子轻轻松松的一句话做到了。
在我大学时代,家里因为供我上学开始负债。而母亲却不改往常的从容,她在家里养了几只鸡等她的小儿子回家好炖鸡汤给他喝。大三的暑假,我回了家,当时由于大四的学费还没着落而我又在准备考研究生,心理特别烦。就在这个暑假的一个下午母亲说了一段我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位不识字连电话都不会打的农村妇女口中的话。当时我和母亲坐在家里的客厅闲聊,母亲一边钩花一边对我说:“儿子咱们现在欠人家的钱你别放在心上,只要你有才华咱们再借十万八万的都不怕,该投的钱就得投,等你以后碰上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