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作愚蠢化解尴尬需要用高人一筹的智慧作为背景,并辅之以别具一格的自由心态,这样说出的话才有精明人的意境。那么,如何巧妙化解尴尬场面呢?
有时故作愚蠢可以化解尴尬,为了达到沟通的目的,需要有意识地为自己的错或别人的错做一些必要的掩饰。这时,故作愚蠢就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在与陌生人交谈时,双方都免不了要有短暂的拘谨,甚至尴尬。如果对方在年龄上小于你,社会阅历少于你,你就有必要帮助他消除这种完全没有必要的紧张。
另外,人们往往难以处理的还有自己不明白的或对方突然而来的冒犯言行所造成的尴尬场面。精明人一般会将错就错,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尴尬。
一天,几位同学一起去看望高中时的老师,多年不见,老师就询问他们每个人的情况。
“见到你真高兴。”老师最后问一位女同学也像前面的同学一样客气,“你丈夫好吧?”“对不起,老师,我还没有出嫁……”“噢,明白了,你的丈夫还没娶你!”
一个很尴尬的局面,经精明的老师这么一句话,马上就消失了,同时也保住了女同学的面子,老师第一句话错在心不在焉说了一句“蠢话”,知道错后,他急中生智,又说了一句“蠢话”,此时大家知道他是有意为之的,一瞬间便心领神会。
说出精妙的语言之前要仔细考虑环境和对象,如果你对对方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他对你的尊敬往往还没有达到可以冒险试一下开玩笑的程度。
上述的那位精明的老师处理十分恰当,因为他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蠢言蠢行之法有时也可带一定的善意性的攻击,这种攻击因富于人情味,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同情心,进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战后的某个国家,物资奇缺,就连买钉子都很难,常需通过一些部门内部有交情,开“后门”才买得到。有位老爷子要盖房子,急需买几斤钉子,就到镇上惟一有钉子卖的那家商店对售货员说:“小姐,我要买十斤钉子。”“没有。”老爷子又说:“没有十斤,我就买五斤吧。”“也没有。”“那两斤呢。”“连半斤都没有!”老爷子苦苦哀求道:“小姐,你无论如何得卖给我一枚钉子。”售货员诧异地问:“你这……真怪,买一枚钉子干什么?”老爷子说:“用它把你们的‘后门’钉住!”那售货员为老爷子的精明话所感动,一笑之后,出于同情,卖给他五斤钉子。
买一枚钉子是件蠢事,去钉他商店的“后门”也是办不到的,但它充分表现了老人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终让对方感到惭愧,产生同情心。语言的效果常是意想不到的,乐于欢笑是人的一种本能,你能给别人欢乐,虽然他(她)受到一点攻击,但也能接受,一个有情感的人,这时想的不是还击,而是如何报答你给他的欢乐。由于你设想用语言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当你得到报答时,就有意外惊喜感,你的情感随之升华,你精明的语言也会越来越强。
妻子:“你今天又在外边喝酒了吧?”丈夫:“没有啊!”妻子:“那为什么衣服上有酒味?”丈夫:“不可能,我喝酒时一点也没有洒在衣服上。”这位丈夫够诚实的,表面上看他很蠢,说假话且自露马脚,其实却很精明,为妻的也一笑了之。
在这里,故作愚蠢之所以能造就精明,是因为交谈双方都明知其愚,却只有如此说才有味道,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不知其蠢,那就是真正的笨蛋、傻瓜。
妻子被啼哭不止的孩子缠得束手无策,便苦苦思索让孩子快点入睡的方法。突然她大声吩咐丈夫:“快点拿本书来!”
丈夫莫名其妙地问:“拿书干什么?”妻子说:“我平常看见你说说笑笑时挺有精神,但一捧起书就呵欠连连,很快就睡着了,可见书本能催眠,我想让咱们的孩子也试试。”
妻子的一番“蠢言”,有两个目的,一是想摆脱孩子的啼哭带来的烦恼和无奈,再是批评丈夫看书学习时的不用功态度。很显然,她的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同时,这则小故事也告诉我们,明知荒谬而故说,要以一种清醒的认识作背景,以便与所说的意义构成反差,这样才能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