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一笑泯恩仇,《三国演义》中交代,刘备死后,云南部落首领孟获见蜀汉正元气大伤,便趁机骚扰蜀国境地。诸葛亮听说孟获孟获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很想把他争取过来。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他与诸葛亮七次交战,七次失败被擒,但每次孟获都有理由不服气诸葛亮的诡计,诸葛亮就一次次将他放回。直到诸葛亮打算第七次放回他时,孟获终于低头归顺。诸葛亮以仁慈宽容之心终于征服了孟获,为蜀汉后方的安宁巩固创造了条件。从此,诸葛亮专心对付北方的曹魏政权。
诸葛亮巧施妙计,采取“攻心为上”的计策,使对手孟获顷刻变成蜀国的贵人。孟获为蜀国提供的牛马特产等军资,不但使诸葛亮北伐没有后顾之忧,而且还强大了蜀国的军事力量。所以,聪明的人不是处处打击自己的敌人,而是善于化干戈为玉帛,将敌人感化或转变为自己的贵人,为我所用。
实际上,在利益关系纷繁复杂的今天,无论是工作还是事业,都没有永恒的对手或敌人。也许,对手的长处恰恰就是自己的缺点,如果能取对方之长为我所用,双方共赢互利也是不错的,这时候对手就成为你事业飞升的大贵人。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辆公认汽车是奔驰所造,经历百年风雨至今仍然在市场是那个活跃的也只有奔驰。殊不知,奔驰却几乎在强强争斗中落马。
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第一俩汽车,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汽车大王”。然而,对汽车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卡尔·本茨一人。也是1886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将发动机装在四轮马车上,也发明了自己最早的汽车。几乎是同时,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都创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所以一开始,两家汽车公司就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公共汽车,戴姆勒就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达载重车;戴姆勒研制初高速新式轿车,本茨就制造出装有对置式,水冷发动机和传动轴的汽车帕西法尔型汽车;本茨开发了第一台4气门发动机,戴姆勒就利用机会将商标“梅塞德斯”推向全世界……
就在本茨和戴姆勒在欧洲市场上争得不亦乐乎时,福特逐渐崛起。它的流水线作业使得福特汽车物美价廉,不断涌进欧洲市场。本茨和戴姆勒两大汽车公司同时处于“狼来了”的惊慌中。
由于商业和名誉利益,世界上两大汽车发明鼻祖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虽居住地仅距80公里,但两人却从来没见过面。所以,在福特汽车驰骋于德国大街小巷时,欧洲两家最大的汽车公司不得不考虑强强联手。
1926年,年愈80的本茨亲自前往戴姆勒公司拜访戴姆勒。本着共同的利益:避免互相竞争而两败俱伤;共同对付国外汽车的挑战。两人就两家公司的合并开诚布公地商谈了事宜,并很快达成了一致的意见。1926年6月29日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成立了在汽车史上举足轻重的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
合并后的汽车公司迅速壮大,并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保持了元老的风范,几经风雨而巍然不动,屹立不倒。本茨和戴姆勒的继任者继续发扬光大,将奔驰汽车经营成世界上第一流的汽车公司。
奔驰今日的强大就在于化解矛盾,将敌人化为自己的贵人,互相提携,共经风雨,互赢互利,使彼此都能有个较好的发展共建,成为彼此的贵人。
人们之所以津津乐道地传播这些故事,在于化干戈为玉帛的难得。人类心中都有这些共同的情怀。对手之所以成为对手,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和我们意见、思想不一,他有让我们不服的地方。但通常,那些让我们不服气的地方,也许恰恰是对方的长处,自己的短处。若能放下情绪,为我利用,对手完全可能成为自己的贵人。王丹和同事曹莉莉的就是这样的。
王丹和曹莉莉同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人员,负责同样的工作。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说得一点都不假。王丹受不了曹莉莉修改文章没有新意,编出来的东西都跟不够时尚。曹莉莉却认为,王丹一味地追求新意,却不顾文笔,作为一个编辑,更不能改变作者的文笔,况且有时候她的文笔还没有作者本人的好。就这样,两个编辑明争暗斗,都认为自己比对方强。女同事嘛,有时不免八婆,所以领导从她二人这里听来不少对方的短处。
刚开始,领导还不在意,但后来,领导发现,这两个人私下里的争斗似乎已经水深火热了。比如,王丹有时就是为了打击曹莉莉撰文没有新意,甚至不顾文章好坏就说只要立意好就能用。曹莉莉的,就讽刺王丹文笔不好,只会立意没有文笔,想表达什么都表达不好,跟一般非创作者有什么区别。两人就这样针锋相对着,僵持着。
后来,领导自己亲自撰文一篇,通过外来渠道邮寄到杂志社,让她们二人修改,修改完毕拿过来一起讨论。一如往昔,两人各执一词,都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不好的,她们的论据,就是那篇稿子,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都拿那稿子开刷。听到最后,领导讪讪地说:“这文章是我写的。”两人也不说什么了。领导趁机教育一番:“你们有争议是对的,但争议应该是符合常理的,上升到个人习惯甚至人身攻击就不对了。为什么就不试着学学对方的长处,试着听听对方的话是否有可取之处?现在我命令你俩,以后用对方的思维习惯坚持一个月,自己原有的思维痕迹不许保留。”
在领导的强制下,王丹和曹莉莉被迫改成对方的样子,慢慢也就习惯了,后来,王丹还发现,曹莉莉的话确实很有道理,没有文笔还那有文章,那不跟吃饭、睡觉一样稀松平常了,文章还有什么存活的道理。同样,曹莉莉也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在领导的调和下,两人终于不再针锋相对了,养成互相学习的习惯,杂志社的工作也好做多了,有什么不好解决的可以找别人帮忙。
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事,同行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并不都是冤家。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手也不例外,万不可让敌视蒙蔽了自己前进的双眼。对手见面,相逢一笑,他就是我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