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目的是什么?作为群居性的人,取得与交往的人的尊重,活得有面子,不是苟且偷生,是作为人存在于世的重要目的。作为我们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为自己挣得颜面。作为他人呢?也是同样的心理,也希望得到你的尊重。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当你跟对方说话的时候,当双方进行交流的时候,你的用心倾听,会给对方一个美好的感觉,就是得到了你的尊重。
卡耐基非常尊重客户,总是认真地听取客户的意见,不因为客户的某些过激的反应而当面批驳。不仅仅因为客户就是上帝,哪怕客户的要求“无理”,也要给足客户的“面子”,给客户台阶下。
对自己的下属,对与自己共事的人,对自己的朋友,在卡耐基的词典里,“尊重”两个字被大大地放大。在他的词典里,找不到侮辱性的字眼,找不到轻视下属、损害对手的色彩,即使面对竞争对手,他也用“尊重”来进行竞争与较量。
“雁过要留声,人过要留名”。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是需要社会的认同。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即使家里经济条件很不好,但一旦亲戚朋友有什么喜事或丧事,必须“送礼”的话,那是借钱也是要把礼品送过去的。因为这是涉及到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中国有一句老话“礼急过于活火债”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个强烈的“得到他人的尊重”的需求,卡耐基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想方设法给足了他的客户、朋友、同事、下属的面子。
当我们与他人在一起交流时,一定要尊重这样一根人们内心需求的“高压线”。可是,有不少人于说话之际,却只追求自己的面子,只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对他人的面子却视而不见。
王全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他上课时,从来不让学生提问,也不让学生发言,没有足够尊重自己的学生,他总是一个人将45分钟全部讲完,从来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他的做法遭到了教务处主任的批评,也遭到了他的学生的反对,他的课堂教学效率一直难以提高。从他的班级里毕业的学生,没有几个对他有什么好的印象。
李叶天是王全的同事,也是高中数学教师。他教过的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记得他,就在他退休之后,还有以前的学生经常来看望他,认为他是自己的恩师。他之所以能取得学生的尊重,在于他十分敬重他的学生。在课堂上,他总是会安排出5到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提问、发言,听听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还有那样一些疑问。他非常尊重学生们的意见,有些学生,下课之后,他还把他们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跟他们继续探讨那些有意义的问题。
当我们与他人在一起沟通交流时,如果你自己只顾了自己一个人说,不给他人说话的机会,不尊重他人的存在,你得到的结果,除了失败,还会有什么呢?
刘文海是一位设计师,是一位成功的设计师。他每次接待客户时,总是邀请请自己的助理,一齐来跟客户讨论他们家庭装修的设计方案。刘文海十分注意听起客户的意见,在他的心中,客户总是对自己的家的设计想法“研究了一百遍”,他时常这样告诉他的助理,“不要以为我们是专业的设计师,客户的房子是他们自己的家,尊重他们的想法,比我们提出专业的想法更重要”。在跟客户交流时,他一方面认真倾听客户的想法,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他要停留一下,听听客户有什么反映。当他说完一个想法之后,他会把时间空出来,留给自己的助手,让他说出另外一些设计上的构思。他的助手也强烈地感受到了刘文海对他的意见的尊重,也跟着他学会了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
倾听是一门艺术,一门沟通艺术,一门人际交流的艺术,一门尊重他人的艺术。
一天,有位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说是要向他请教演讲术。他为了表现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话。待他讲完,苏格拉底说:“可以考虑收你为学生,但要缴纳双倍的学费。”年轻人很惊讶,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加倍呢?”苏格拉底说:“我除了要教你怎样演讲外,还要再给你上一门课,就是怎样闭嘴。”看来,苏格拉底不喜欢在跟人谈话时只管自己滔滔不绝,容不得他人插嘴的人。难怪他对人说:“上帝给了我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显然是希望我们多听少说。”
这段故事既生动风趣,又耐人寻味。卡耐基说:“在生意场上,做一名好的听众远比自己夸夸其谈有用得多。如果你对客户的话感兴趣,并且有急切想听下去的愿望,那么订单通常会不请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