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时间:2018-08-10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如何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从古至今,忠言大多数是逆耳的,领导者一般听了也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轻则反感,重则动怒,因而,一条意见带来的后果实在不能小看。古代有人因“直谏”而“掉脑袋”,现代有人因“诤言”而“丢饭碗”。然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正常的言路是不能堵死的,堵死了肯定要出毛病,正如肌体上的血脉一样,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如果闭塞言路,排斥不同意见,若是军人,在战场上就可能没了“活路”;若是商人,在市场上就可能没了“财路”。可见,善闻逆耳忠言显然不可或缺。
 

能够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和不同声音的人,思想就不会浮躁,心胸就不会狭窄,处事就不会霸道。特别是在商界,最要紧的是要讲究职业道德,因为职业道德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听不得批评意见,得罪了广大顾客,实际上就等于自己断了生财之路,无异于也是一种经济上的“自杀”行为。

有些逆耳之言可能是牢骚,可能是指责,可能是挖苦,都应以冷静的态度来“以柔克刚”,心平气和地进行妥善处理。何况逆耳之言大多数是忠言,多多益善,求之不得,那就更要面带微笑进行善待了,千万不能发脾气将其拒之门外。当消费者主动把忠言送到面前时,你不采纳,反倒回击,说明你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不如趁早回家闭门思过。所以,善闻逆耳之言,听取不同意见,也是值得商家重视的一个大问题。研究历史我们会发现,古代许多明君和诤臣都是共生的,简单地说,就是有明君往往会培养出诤臣,而诤臣们的逆耳忠言也往往帮助皇帝成为明君。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是一代明君。他之所以能被誉为明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包括逆耳之言。唐太宗统治时期也因此出现了勇于进谏的诤臣魏征。唐太宗让魏征做谏议大夫。魏征经常犯颜直谏。他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太宗器重,后来迁为尚书左丞。魏征曾对太宗说:君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魏征的不断进谏,才使唐太宗不断的纠错,为大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唐太宗就认识到了魏征对于他的意义所在,所以他对魏征就很有感情。魏徵死后,唐太宗思念不已,叹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镜矣!”只有唐太宗那样的明君才能有这样的清醒而又发自肺腑的慨叹!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确实应该是对待批评的正确态度,但要做到这一点却也真不容易。有道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嘛!许多人都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逆耳之言,所以这世上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少,能听进逆耳之言的人则更少。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